一股清水被抽水机从100多米深的地下轻轻松松提到地上,通过一条弯弯曲曲的土渠,去滋润配套给它的100多亩农田;离土渠二十多步远,一大片枯干的沙枣树站立着……这是7月8日我们在甘肃省民勤县苏武山土坡下看到的景象。
当地一位治沙负责人解释,沙枣树大面积枯干枯死同哗啦啦涌流着的井水有直接关系,民勤县16016平方公里土地上绿地仅占9%,在这块不大的绿地上,人们竟打井17000多眼,光百米深井就有9000多眼,地下水位每年以0.5到1米的速度下降,地上的草木根须吸取不到水份,便大面积干死枯死。据民勤县有关部门透露,已经有13.5万亩人工沙枣林死亡,35万亩白刺、红柳在死亡半死亡中挣扎。
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,境内仅有一角同金昌武威绿洲接壤,其余三面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围,风线总长达408公里,属典型的内陆荒漠区,年风沙日数达139天,8级以上大风日数29天,沙暴日37天,年均降水量110毫米,蒸发量却高达2644毫米,为降水量的24倍。
民勤的绿色,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大面积增加的,至1997年,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99万多亩,境内408公里风沙线上形成330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。1958年,周恩来总理亲自给民勤县签署颁发了“治沙造林先进县”的奖状,1997年,被甘肃省政府评为造林绿化先进县。
然而,当地一位水利专家说:“民勤县面临着第二次荒漠化的危险。”其险情有很大一部分应由过度打井负责。这位专家列举民勤地下水位四十多年来的变迁:50年代挖一两米深的窟窿,插进去个柳条篓子,就有充足的水可用。60年代,井得打30多米才能见水。70年代,井打到60米左右……现在,没有100米深你就别想见到水。
地下水位下降了,第一代防风治沙植物基本生存不下去了,如沙枣。第二代防风治沙植物应运而生,如梭梭。现在,梭梭也要生存不下去了,第三代根须更深的防风治沙植物还没有培育出来……资料表明,民勤县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1.5亿立方米,90年代以来,每年超采3亿立方米左右,致使地下水位近年来迅速下降,造成一些地方水质恶化,盐分增大,已经有30多万亩土地被迫撂了荒。